查看原文
其他

【盘点】刚发布的上海2040规划(公示稿)是如何描绘上海交通未来的?

2016-08-22 世纪交通网


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8月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完成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40)(草案)》(以下简称“上海2040”)新鲜出炉,对上海城市性质“定性”:至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 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同时,确立上海到2040年的城市愿景: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一、成果体系

《上海2040》完整成果包括“1+3”的成果体系,其中“1”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报告》,内容涵盖规划文本、说明、图集、表格、专栏等,是在战略性层面上,指导城市空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3”分别为转向规划大纲、分区指引和行动规划大纲,是在实施性层面上,从系统、分区、时序维度构建总体规划的管控体系,是全市总规向下落实的重要内容,作为成果附件。

二、发展目标

上海2040年的目标远景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1、更具活力:一座创新之城

提升在全球经济领域的功能引领性,成为服务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龙头城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对于全球资源配置领域具有支配和控制话语权的国际中心城市。

2、更具魅力:一座人文之城

通过对城市品质魅力的不懈追求,成为文化治理成功、全球影响突出、市民高度认同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幸福人文城市。

3、更可持续:一座生态之城

成为拥有较强适应能力和更具韧性的生态城市,并通过空间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动态改善,成为引领国际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标杆。

三、城市性质

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

四、发展规模

常住人口:至202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至2040年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

用地规模:按照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要求,全市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

生态空间:至2040年,确保生态用地(含绿化广场用地)占市域陆域面积比例在6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河湖水面率不低于10.5%。

五、网络化、多中心的空间体系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构建开发协调的发展格局,控制中心城周边地区蔓延,发挥新城、新市镇吸纳人口和带动地区发展的作用,形成“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空间体系。

(一)引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1、突出上海区域引领责任

发挥上海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作用,强化上海对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引领作用,以上海大都市圈承载国家战略和要求,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具体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在内的“1+6”城市群范围,总面积为2.9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400万。

2、推动大都市圈功能网络一体化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共同维护区域生态基底,保护长江口、近海湿地、环太湖水系、湖泊群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水源地,整体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品质;加强区域廊道绿道衔接,在通过绿道网络进行串联,形成区域一体的生态网络;推动区域、流域大气、水环境的联防联治。

加强区域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区域航空机场群联动,积极推动周边机场共同支撑以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为核心的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提升航空服务能级,统筹客货吞吐能力,促进功能协同发展,强化浦东国际机场与长三角区域城际铁路网络等对外交通系统的衔接,构建空铁联运体系,加强上海两大机场与邻近机场之间的快速联系;优化区域港口功能布局,构建长三角现代化港口群,加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骨架的区域内河航运系统建设,培育内河支流集疏运体系,充分发挥系统效应,构筑区域航运联动格局;完善国家综合运输通道布局,拓展上海乃至长三角城市群与其他国家级城市群之间的联系通道,形成南京、杭州、南通、宁波、湖州等5个主要联系方向;强化区域符合交通廊道支撑,构筑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干、多种方式综合支撑的区域城际交通网络。

促进区域市政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统筹区域水资源保护与供给;市政廊道无缝衔接;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开展区域信息通讯服务协作;推动区域综合防灾体系构建。

加强区域文化的共融共通,强化文化软实力。

3、统筹战略协同区共同发展

n      东部沿海战略协同区:形成沿海开发国际门户

n      杭州湾北岸战略协同区:推进海洋环境修复

n      长江口战略协同区;强化长江流域生态保护

n      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突出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

(二)构建开放紧凑的上海市域空间格局

以功能提升为出发点,以结构性优化调整为核心,从食欲层面对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格局优化,重点以生态基底为约束,以重要的交通廊道为骨架,以城镇圈促进城乡统筹,以生活圈构建生活网络,优化城乡体系,培育多中心公共活动体系,形成“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市域总体空间结构。

1、强化生态基底硬约束

构筑“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空间体系。其中,双环为外环绿带和近郊绿环,在市域双环之间通过生态间隔带实现中心城外围生态空间互联互通;九廊为宽度1000米以上的嘉宝、嘉青、青松、黄浦江、大治河、金奉、浦奉、金汇港、崇明等9条生态走廊;十区为宝山、嘉定、青浦、黄浦江上游、金山、奉贤西、奉贤东、奉贤-临港、浦东、崇明等10片生态保育区。

2、突出交通骨架引导作用。

形成“枢纽型功能引领、网络化设施支撑、多方式紧密衔接”的交通网络,引导城镇空间布局。

以区域交通廊道引导空间布局,提升嘉定、松江、青浦新城的综合性服务功能和对近沪地区的服务及辐射能力,强化外高桥、空港、临港、金山等地区的产业功能。

以公共交通提升空间组织效能:按照“一张网、多模式、广覆盖、高集约”的规划理念,构建市域线(区域线)、市区线、局域线等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上海城市1小时交通出行圈,基本实现10万人以上的新市镇轨道交通覆盖,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率主城区达到50%以上,新城城区达到40%以上。

构建国际(含国家)、区域、城市等三级对外枢纽体系,提升优化交通枢纽对城市的服务功能,加强对市域空间布局的优化,并引导枢纽地区功能集聚和符合开发,成为城市重要功能的承载区。

3、构建“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的城乡体系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定差异化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的市域城乡体系。

主城区:提升功能能级以中心城为主体,将中心城周边的宝山、闵行、虹桥、川沙4个主城片区共同纳入主城区统一管理,作为全球城市功能的主要承载区。

新城:突出综合性节点城市功能以区域重要功能廊道为依托,将嘉定、松江、青浦、南桥、南汇等5个新城培育成在全球城市区域中具有综合性辐射带动能力的节点城市。金山滨海地区、崇明城桥地区,发展形成相对独立的门户型节点城市。

新市镇:促进分类协调发展突出新市镇统筹镇区、街道、集镇和周边乡村地区的作用,根据新市镇的功能特点和职能差异,形成核心镇、中心镇、一般镇、中心城周边镇四类推动协调发展。

乡村:凸显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功能乡村地区将通过生产方式转变带动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善人居环境,保护传统风貌和自然环境。

4、完善“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以及社区中心”构成的中心体系

以提升全球城市功能和满足市民多元活动为宗旨,形成由“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以及社区中心”构成的中心体系。

突出中央活动区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重点发展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创新创意、旅游观光等功能。

强化城市副中心的综合服务与特定职能,承载全球城市部分核心功能。

完善地区中心的本地服务功能,实现公共服务于就业岗位均衡化布局,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和枢纽设置主城区地区中心、新城地区中心和新市镇中心。

培育社区中心的生活服务功能,强化15分钟步行可达,强化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生活品质。

(三)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1、中心城

打造高品质的中央活动区:重点打造外滩-陆家嘴以金融市场为主的决策中枢,打造世博-前滩-徐汇滨江的文化功能核心区,承载创新、创意、文化等全球城市功能。

促进功能提升和布局优化。在五角场、真如、花木3个副中心的基础上,在浦东新区新增金桥、张江2个主城副中心。

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中心城确立公共交通在机动车出行中的主导地位,至2040年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的比重达到50%以上,绿色交通出行比重达到85%。加密北部、东部地区以及沿黄浦江的轨道交通网络。至2040年,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密度提高到1.1km/km2以上,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率达到60%以上。

改善居住和公共服务品质。提高新增住房中小套型比例,推进各类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织密绿地网络。按照地区公园(不小于4公顷)2公里、社区公园(不小于0.3公顷)500米的服务半径推进公园建设,构建完善5-10分钟步行可达的绿地系统。至204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3.8平方米提高到7.6平方米。

2、主城片区

加快产业转型,适当增加就业岗位,优化和提升片区功能。完善基础路网,构建由“中运量轨道和常规公交”构成的局域公共交通网络。建立非机动车专用通道网络,提高慢行通道的连续性和功能性。适当增加居住停车供给,控制公共活动类停车泊位供给。至2040年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的比重达到40%左右。

宝山片区:适当增加跨外环线通道,提高慢行交通的连通性,构建贯穿宝山东西向淞宝、杨行、顾村等组团间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线路,完善组团内部轨道接驳系统,提高多模式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面积比例至50%左右。

虹桥片区:完善虹桥枢纽交通疏解通道,增加南北向轨道交通线路,降低东西向交通压力。在片区与周边城镇圈之间构建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提高多模式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面积比例至45%左右。

闵行片区:加强闵行南部与中心城的轨道交通联系,并构建片区内部中运量轨道交通网络,提高多模式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面积比例至40%左右。

川沙片区:加强片区与上海东站、浦东国际机场的轨道交通衔接,与周边合庆等组团之间建立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提高多模式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面积比例至30%左右,并加强南北向道路交通联系。在度假区全面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等共享交通模式。

3、城市圈

以城镇圈作为郊区空间组织和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城镇圈内交通出行控制在40分钟以内。规划形成23个城镇圈,包括15个综合发展型城镇圈、4个整合提升型城镇圈和4个生态主导型城镇圈。

15个综合发展型城镇圈:5个以新城为引领,分别为嘉定、青浦、松江、南桥、南汇城镇圈;2个以核心镇为引领,分别为金山滨海地区和崇明城桥地区;8个以中心镇为引领,分别为长兴、枫泾、朱泾、安亭、亭林、奉城、惠南、罗店。

对于主城区周边城市化较高的地区,划分4个整合提升型城镇圈,具体包括南翔-江桥、九亭-新桥、浦江-周浦-康桥-航头、曹路-合庆等城镇圈。

以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为指向,划分4个生态主导型城镇圈,包括陈家镇、东平、庙镇、朱家角等城镇圈。

六、更具活力的创新之城

以创新引领城市功能转型与提升,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持续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地位,提高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服务辐射能力,促进城市产业向高端化、服务化、几句话、融合化、低碳化发展,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繁荣创新之城。

(一)提升上海全球城市核心功能

1、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培育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多样化科技创新空间,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和动力,营造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环境。

2、提升全球经济辐射力,提高国际金融功能影响力,增强国际贸易服务辐射能级、商务设施的品质和集聚度。

3、扩大国际文化影响力,塑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品牌和城市整体形象,推进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提升城市的旅游吸引力。

4、保障高端制造业发展,将承载国家战略功能、具有一定规模或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影响的高端制造产业基地予以长期锁定。

5、有力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逐步推动城市非核心功能向郊区以及更大区域范围疏解。加强长三角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错位竞争、优势互补。

(二)建设更开放的国际枢纽门户

提高上海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服务辐射能力,提升海港、空港、铁路等国际门户枢纽地位。

1、强化亚太航空门户枢纽地位提升浦东、虹桥机场保障能力,至2040年上海航空枢纽涉及年客运吞吐能力1.6-1.8亿人次左右,货邮运量1000万吨左右。

2、推动国际海港枢纽功能升级,以洋山深水港区、外高桥港区为核心,杭州湾、崇明三岛港区为补充,强化高端航运服务功能,突出江海联运,水水中转比例达到60%。

3、增强铁路枢纽辐射服务能力,强化上海铁路枢纽作为国家铁路网主枢纽的地位,实现铁路占对外客运比重达到65%左右。

4、提升信息通信枢纽服务水平,强化全球通信枢纽服务功能,打造全球先进的信息通信网络,提升大数据云计算服务能力。

(三)强化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支撑

1、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发展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模式。在既有市域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由区域城际铁路、轨道快线、城市轨道、中低运量轨道、中运量及常规公交和多元辅助公交等构成的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形成市域线(区域线)、市区线、局域线3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提供因地制宜的公共交通服务。全市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重达到40%,全市平均通勤时间不大于40分钟。

构建市域轨道交通网络。充分发挥铁路服务城市客运交通的功能,构建“八射八联”轨道交通市域线网络,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的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提升至80%,枢纽之间的轨道出行时间缩短至40分钟。注重交通通道功能复合利用和网络设施资源共享,并通过市域枢纽节点转换和部分区段的跨线直通运行,实现多种模式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度和舒适度。在一定人口规模的城镇圈内部构建以中运量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公交为骨干的局域公共交通网络,并沿主要客流走廊构建跨越城镇圈、主城片区和城镇圈之间的骨干线路,提高主城片区、新城、核心镇和中心镇的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完善常规公交线网,全面构建地面公交专用道系统,建立水上公共交通及旅游观光交通网络,城区干线公交线路平均运营速度不低于20公里/小时。

2、优化道路交通功能

提升干线道路服务功能。新城至中心城和重要交通枢纽的道路交通出行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主城区在中心城“三环十射一横十字”快速路网基础上,规划控制南北向通道。人口规模达到50万以上的城镇圈宜构建快速路系统。

增加公交和非机动车专用路权分配。提高基础路网密度,加强利用公共通道空间,提高慢行交通可达性和路网组织的灵活性,逐步调整优化路权分配,逐步恢复进行道路的非机动车通行权,建立公交专用道和非机动车通道网络。

加强静态交通供应管理。采取区域差别化、分类别指导、分结构引导的停车发展政策,完善静态交通规划配置要求,加强停车设施的社会共享,严格控制主城区停车供应,主城区个体机动化交通出行比重降低到18%以下。

3、发展现代货运系统

建立现代化物流发展模式,提高物流效率,减少区域货运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强化区域对接、沿边疏解、快速联系腹地的总体要求,完善多方向的集疏运通道布局。

规划布局综合货运枢纽、专业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等3级货运枢纽体系,促进多种货运方式的协作高效、安全有序、集约低碳发展。

4、积极应对新兴技术发展

鼓励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交互应用平台,促进共享、定制等新兴交通模式发展,提供实时动态的出行信息服务,推广新兴交通技术在虹桥、前滩等地区的使用,推动道路和相关交通辅助设施功能再造,为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发展创造条件。

七、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

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组织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倡导低碳复合的用地导向,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塑造多样化的舒适住宅、创造更多的就近就业机会,保障低碳安全的出行、提供类型丰富、便捷可达的社区服务和绿色开放、活力宜人的公共空间。

1、城镇社区生活圈

按照步行15分钟可达的空间范围,结合行政街道边界划定,在生活圈内突出功能复合和职住平衡。按照街区制、密路网的模式控制街坊尺度,创造活力街道界面,成为引导城市有机更新的空间组织模式。平均规模约3-5平方公里,服务常住人口约5-10万人。

2、乡村社区生活圈

结合乡村聚落格局和就业场所布局,集中配置基本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性生产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

3、交通组织

聚焦开放式街区,建设TOD社区,构建高密度、小尺度的街道网络和完整的低碳步行网络。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和公交换乘站,综合设置社区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康体医疗、福利关怀、商业服务等公共设施。围绕社区公交站点,完善慢行接驳通道和“B+R”设施,发展自行车租赁系统,遵循慢行优先的路权分配原则,强化公共设施之间人性化慢行通道的连通性,增加慢行空间。推广稳静化交通措施,形成低速低噪的交通环境。至2040年,将生活性平均出行距离控制在2.5公里以内,步行网络密度不低于10公里/平方公里。

4、公共活动网络

构建网络化、无障碍的公共活动网络。至2040年,保证每个社区生活圈内4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开放空间的5分钟步行可达率达90%以上。

八、韧性生态之城

锚固国土生态基本格局,保护市域水、田、林相互融合的生态基底,建设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空间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治理大气、水、土壤等污染。

(一)全球气候应对

1、绿色低碳发展

全市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于2025年之前达到峰值,至2040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减少15%左右。

鼓励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出行,至2040年,全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5%以上。

2、应对海平面上升

完成城市低标准排水系统改造,城区雨水系统实现全覆盖。新建雨水系统实行雨、污水分流,有条件的已建河流系统逐步改造为分流制。

推动海绵城市建设,通过低影响开发建设手段增加下凹绿地、屋顶绿化等截、蓄设施,实现“增渗减排”和源头径流量控制,年径流总量空置率75-80%,年径流总量污染控制率75-80%。

(二)防灾减灾

以各级应急避难场所为节点,救灾、疏散通道为网络的“布局合理、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综合防灾空间结构。

应急避难场所:至2040年,中心城人均避难场所面积达到2.0-3.0平方米,中心城以外达到3.0-4.5平方米。

救援、疏散通道:构建以救援主通道、疏散主通道、疏散次通道和一般疏散通道为主体的分级疏散救援通道体系。

防灾减灾标准:完善社区配套设施,主城区、新城与核心镇的医疗急救中心3公里范围内可达,郊区其他地区医疗急救中心10公里范围内可达。

(本文节选自《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公示稿》,全文下载可至世纪交通文库网:http://wenku.jt12345.com/wenku.php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